博鰲亞洲論壇2014年年會分論壇“人的城鎮化”于10日下午14時在國際會議中心一層東嶼宴會大廳 D舉行,特邀嘉賓為美國洛杉磯郡監事會委員、都市交通委員會主席 Michael Antonovich、彭博有限合伙企業首席執行官兼總裁、紐約市前副市長 Daniel Doctoroff、印度計劃委員會委員(部長級)Arun Maira、SOHO 中國董事長潘石屹、港鐵首席執行官 Jay Walder、海南省副省長王路。此次分論壇由中央電視臺主持人芮成鋼主持。會議主要談論- 拉美城市化的教訓之一,是城市化缺少產業支撐,從而產生大量的城市貧民和貧民窟。- 處于快速城市化進程中的中國,在土地迅速城市化的同時,進入城市的農村人口卻未能真實地融入城市,尤其是住房、教育、醫療、公共服務等方面- "人的城市化":核心是什么?- 公共服務均等化與人的權利平等化- 制度改革:戶籍、土地、等級化的管理體制。中國廚房設備網副總于鳳海先生受邀參加此次論壇。
亞洲博鰲論壇2014人的城鎮化會議現場 主持人: 中央電視臺主持人芮成鋼(左一)
美國洛杉磯郡監事會委員、都市交通委員會主席 Michael Antonovich(左一)彭博有限合伙企業首席執行官兼總裁、紐約市前副市長 Daniel Doctoroff(左三)
印度計劃委員會委員(部長級)Arun Maira、SOHO 中國董事長潘石屹
中國廚房設備網副總經理于鳳海參加亞洲博鰲論壇2014人的城鎮化會議現場
亞洲博鰲論壇2014人的城鎮化會議現場
“博鰲亞洲論壇2014年會”于4月8日-11日在海南博鰲舉行。上圖是分論壇“人的城鎮化”
4月9日,博鰲亞洲論壇2014年年會進入第二天,當天下午舉行了“博鰲對話”專題系列,對話專題邀請了中外企業界人士和中國前政府官員專門就中國企業“走出去”所面臨的機遇挑戰以及對策建議等議題進行了深入討論。
在各國城鎮化發展進程中,“人”自始至終是城鎮化的核心要素。據聯合國統計,到2050年,世界人口將達到93.1億人,屆時城鎮人口將超過60億。10日舉行的博鰲亞洲論壇“人的城鎮化”分論壇上,與會國內外嘉賓認為,如何推進以人為本的城鎮化,促進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是中國城鎮化的關鍵命題。
世界城鎮化發展規律證明,實現農民工及其家屬的市民化,關鍵在于兩點:一是城鎮足以創造充足的就業機會,二是為農村轉移人口提供良好的居住、醫療等公共服務條件。
經濟機遇是城鎮化的前提。“拉美城市化的教訓之一是缺少產業支撐,從而產生大量城市貧民和貧民窟。”彭博有限合伙企業首席執行官兼總裁、紐約市前副市長丹尼爾·多科特沃夫認為,發達國家的經驗表明,城鎮化成敗的首要標準,是能否為外來人口提供足夠的就業機會,以及醫療和教育保障。他認為,服務產業勞動密集型的性質,使其最能促進就業。從中國的角度看,盡管2013年中國服務業占GDP比重上升至46%,但中國服務業還處于低端階段,未來發展任重道遠。
印度計劃委員會委員阿倫·麥拉則指出,城鎮化應促進勞動者自由流動、擇業。消除勞動力從農村向城鎮流動及在城鎮之間流動的體制障礙,同時提高勞動者工資水平,是破解城市二元結構的關鍵。
有效的資源配置是城鎮化的有力保障。丹尼爾·多科特沃夫認為,城鎮化關鍵在于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作用。“人、地、錢這3個問題,每個問題都可以通過市場化途徑解決。紐約在城鎮化初期就建立了城市住宅銀行,專門負責為住房建設融資,并與慈善機構合作為建設融資。”
港鐵首席執行官杰·沃爾德建議,城鎮化建設可借鑒公私合作的方式,即允許社會資本通過特許經營等方式參與城市基礎設施投資和運營,為城市發展注入活力。
美國洛杉磯郡監事會成員、都市交通委員會主席邁克爾·安東諾維奇指出,住房問題的本質是土地問題。日本、韓國城鎮化成功的關鍵在于,通過機制設計來調節利益分配,使住房及土地增值的主要部分回歸進城農民及其家屬這一城鎮化主體。這些國家讓土地增值實現社會共享,“以非自有住房轉讓的高額累進所得稅、超標和多套住宅的懲罰性保有稅等政策來封殺住宅的投機需求,中國或可借鑒。”
海南省副省長王路認為,公共服務均等化可從戶籍改革做起。去年我國常住人口城鎮化率升至53.7%,但戶籍人口城鎮化率只有36%左右,遠低于發達國家80%的平均水平。“戶籍制度改革的方向,是逐漸把與戶籍制度掛鉤的公共服務取消,將基本公共服務覆蓋到符合條件的常住人口。”
環境問題等城市病是城鎮化的一大難點。對此,邁克爾·安東諾維奇認為,洛杉磯的做法可供借鑒。美國洛杉磯大力推廣天然氣等清潔能源的使用,并采用市場化工具,如碳、空氣和水污染及能源使用的稅收和交易制度,實現環保目標。“美國城市化注重對現有社區的改建和對現有設施的利用,強調減少交通、能源需求及環境污染來保證生活品質,是一種較為緊湊、集中、高效的發展模式。洛杉磯有幾十條高速公路縱橫穿過城市,免費高速通道一般通行時速均可達百公里以上,這樣你無論住在哪里,一個小時之內基本可以到達。”
與會嘉賓認為,當前中國城鎮化仍處于快速發展區間,如果延續傳統粗放的城鎮化模式,勢必帶來產業升級緩慢、資源環境惡化、社會矛盾累積等風險。因此,能否做好城鎮化的頂層設計,打破城鄉間及城市間的二元經濟結構,將是中國城鎮化科學有序發展的關鍵。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收集的部分公開資料來源于互聯網,轉載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及用于網絡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 其真實性負責,也不構成任何其他建議。如果您發現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同類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