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提取物產業是一個迅猛發展的朝陽產業,市場競爭較激烈。受制于行業標準缺失,植物提取物產業存在生產相對混亂、產業集中度較低、優劣無法區分等問題,因此,植物提取物行業急需符合產業發展的標準體系。前不久,中國醫藥保健品進出口商會發布新一版《植物提取物國際商務標準》,這是自2001年開始起草該標準以來,中國醫藥保健品進出口商會發布的第三批標準。
食品用途類產品出口占比越來越大 行業急需符合產業發展的標準體系
此次發布的第三批標準共計12個,包括白柳皮提取物、虎杖白藜蘆醇、靈芝提取物(水提)、綠咖啡豆提取物、甜葉菊提取物、羅漢果提取物(羅漢果皂苷V25%)、羅漢果提取物(羅漢果皂苷V50%)、海藻提取物(巖藻黃質)、檳榔多糖多酚、金銀花提取物(5%綠原酸)、金銀花提取物(25%綠原酸)、綠原酸。中國醫藥保健品進出口商會副會長孟冬平表示,《植物提取物國際商務標準》的發布,有利于規范我國植物提取物的出口,提高國際競爭力。
近年來,植物提取物產業發展迅速。但自2016年起,植物提取物出口增幅放緩,產業進入調整期。統計數據顯示,2016年,植物提取物出口額為19.3億美元,同比下降10.93%。2017年1—4月,植物提取物出口額為6.5億美元,同比下降12.38%,下降趨勢仍在持續。
從出口產品來看,在出口位居前十的品種中,食品用途類產品占比越來越大。從出口市場來看,對歐洲市場出口增幅較大,2016年達3.44%,而對北美和亞洲市場出口下滑,增幅分別為-1.28%和-18.78%。目前,美國是我國植物提取物出口第一大市場,其次是日本、韓國。
包括貿易和生產企業在內,大部分植物提取物企業僅能提供幾種或十幾種初級產品。我國植物提取物產業面臨轉型升級。
中國醫藥保健品進出口商會中藥部主任于志斌表示,標準的缺失已經成為阻礙行業發展的重要因素。企業在對外貿易中,由于沒有可參照的標準,很多時候只能以客戶合同為依據,對外談判時缺乏話語權。此外,企業在國內申請食品生產許可證時也存在困難,很多產品由于沒有國家標準而無法申請生產許可證,行業急需符合產業發展的標準體系。
三批標準促使行業逐漸規范 帶動植物提取物產品質量提升
應企業要求,近年來,中國醫藥保健品進出口商會積極推動植物提取物的國際商務標準制定工作,通過先后推出三批標準,促使行業逐漸規范,帶動了產品質量的提升。
據中國醫藥保健品進出口商會有關人員介紹,2017版《植物提取物國際商務標準集》,匯總了之前全部植物提取物標準,并具有以下三大亮點:一是專業性,制定過程中參照了2015年版《中國藥典》植物提取物和《美國藥典》膳食補充劑的相關條款。二是整體性,通過召開標準制定會議,確定了統一編寫原則,形成了共同的標準通則。三是最強專家團隊,與中國食品藥品檢定研究院等核心科研院所以及美國藥典機構等開展了相關合作。
對于新標準的出臺,不同企業也有不同的看法,大型規范企業表示歡迎,一些小企業則倍感壓力。重慶驕王天然產物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張成文認為,植物提取物產業發展空間仍然很大?,F階段的出口下滑,意味著行業正在轉型,也說明粗放式發展即將結束,質量控制將成為植物提取物行業的發展趨勢。隨著標準的不斷完善,未來,綠色、健康的植物提取物將成為消費主流。
《植物提取物國際商務標準》的發布,引起了國內外同行的廣泛關注。據于志斌介紹,美國藥典正在考慮將部分商務標準收錄到美國的標準體系中。同時,中國醫藥保健品進出口商會也已經啟動與美國藥典機構的合作,選擇雙方都認可的標準,共同形成一個“中美植物成分標準集”,通過雙邊談判,實現中美植物產品貿易的共同標準參照。他表示,對國內而言,生產企業需要申請食品安全生產許可證(即QS認證)時,在國家標準缺位的情況下,國際商務標準可以作為有力的參考依據,滿足國內貿易需求。此外,各商檢口岸進行進出口監管時,如果需要檢測相關產品,商務標準也是其主要參考。下一步,中國醫藥保健品進出口商會將與中國食品藥品檢定研究院合作,共同促進植物提取物產業的健康發展。
據了解,為助力中國植物提取物產業發展,將更多的植物提取物納入標準,形成全球獨有的植物提取物標準體系,目前中國醫藥保健品進出口商會已經著手第四批植物提取物標準立項工作,新一批標準將本著寬進嚴出、兼顧行業情況和標準科學性的原則,立項25個品種。于志斌表示,中國醫藥保健食品進出口商會期待有更多的企業參與到植物提取物國際商務標準制定中來。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收集的部分公開資料來源于互聯網,轉載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及用于網絡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 其真實性負責,也不構成任何其他建議。如果您發現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同類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