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大的落地書柜上碼放著各種設計類書籍,質感舒適的沙發圍成一圈,中間方形茶幾邊緣豎著一個液晶電視,幾名設計師在電腦前緊張的忙碌,這個位于星立方四層的80平方米開放式辦公空間,不僅是鈦馬迪國際家居的營銷與品牌中心,還承載著云設計中心的構想。2017年11月初,隨著京派聯盟最后一家企業鈦馬迪的入駐,12家京派家居企業正式齊聚星立方,建立起一個立足京城、掌控全國的共享總部,并以產銷分離的模式變革,推動家居企業從前店后廠的傳統作坊向現代企業升級。
總部散發共享氣息
2017年11月1日,剛從江蘇邳州工廠匆匆回京的北歐藝家董事長于泓,接到京派聯盟理事長溫世權的指令——組織京派家居企業老板共同謀劃“雙11”聯合營銷方案,群發一條短信“大家到星立方集合”,12家企業的老板很快匯集,現場一碰,迅速達成共識。這是發生在星立方京派家居企業總部的一幕。
星立方是從紅星美凱龍東五環店分割出來特意打造的創意式空間,面積超1萬平方米,截至2017年11月初,意風、北歐藝家、愛依瑞斯、依思蒙沙、福滿門、KD、益圓、飛美、楷模、鈦馬迪等工廠已經全部轉移的12家京派家居企業扎堆入駐,將企業總部基地搬到這兒。
于泓是入駐星立方建總部的12個京派家居聯盟企業的一員,也是京派聯盟集體轉移到江蘇邳州的邳州分會會長,還有一個頭銜是星立方總經理。他告訴北京商報記者,雖然入駐的每個企業都單獨擁有自己的辦公空間,實際上卻是一個具有共享功能的總部集群。
意風家具總部入門處的一個充滿綠意的大會議室,便由各個京派企業共享,平時不易碰面的12家京派企業老板在這里指點江山,很多重要決策在這里拍案決定。“星立方在家居產業轉移的節骨眼成立非常及時,解決了企業很多問題,尤其是提供了老板們溝通交流的機會。”于泓爽朗的笑聲回蕩在會議室。
這兒處處流淌著共享的氣息:一層有咖啡館,樓外有專設的共享單車停放區,維修辦公設備有專人上門,需要紙張一個電話就可以送達。“搬過來才發現樓下就是健身房,不僅方便而且便宜。”鈦馬迪國際家居運營總監傅豪瞟了一眼辦公桌邊的動感單車,笑言,“它將要受冷落了”。
北京總部掌控全國
設計掌管產品,營銷靠近市場。工廠搬遷離京,大部分家居企業都將代表企業核心競爭力的設計、品牌兩大部門留下,星立方這塊前衛而肥沃的土地上建起的一個個總部,成為家居企業立足京城、掌控全國的“靈魂”。
廚房真的可以烹飪美食,新品不是冰冷的陳列,而是以生活情景間的形式呈現,KD融展廳、辦公、休閑為一體的創意空間,既是時尚發布廳,又是產品研發中心,設計師、市場部、電商部、客服部都在這里辦公。
走進愛依瑞斯總部時,電話營銷部、設計部、企劃部、渠道部等部門的員工們正在緊張地忙碌著,會議室正在召開會議,一位女生手里拿著插著耳機的手機走了出來,向北京商報記者表示里面正在召開電話營銷會議,“銷售員聚在一起做店面銷售,跟客戶打電話溝通,這樣效率高,方便統一管理”。
依思蒙沙剛搬進星立方幾天,北京商報記者推門而入時見到總經理李燁正在收拾,他寒暄著“再過幾天來就都好了” ,幾百平方米的空間除了設置大會議室和兩個辦公室以外都是開放式的辦公空間,三排辦公桌有序排列,每一排又被藍色擋板分成兩半,分別規劃著四個座位,目測可容納20多名員工,這兒就是依思蒙沙在北京的總部,已經將工廠搬到天津寶坻的依思蒙沙,將這兒設定為進軍電商的主戰場。
深化產銷模式變革
將工廠轉移離京的12家京派企業,正以建立共享總部為契機,進行一場模式變革,從前店后廠的傳統作坊,向產銷分離的現代企業升級。隨著它們成長得更加強大,禁錮京派企業的億元魔咒也或將被打破。
在京城家居產業大轉移之前,家居企業普遍采取前店后廠的傳統作坊式經營模式,品牌、營銷、設計等部門都駐扎在京郊的工廠,人才的匱乏使得很多北京家居企業在北京市場做得很好,拓展外地就顯得乏力。12家京派企業建立共享總部,無意中觸動了破解人才難的按鈕,打通這個困擾家居行業大難題的任督二脈。“以前跟4A公司搶人才,他們出一萬二,我們出兩萬,人家都不愿意來我們工廠,現在六千就可以招到很好的美工,剛畢業的大學生三四千,培養半年就能用。”談起招人,意風家具執行總裁溫嘉欣有種揚眉吐氣的暢快。
“工廠在農村,誰都不愿意來,想招個好設計非常費勁,搬到這兒后,不僅招人順利,還建起了設計團隊。”于泓表示,搬遷的陣痛考驗企業的實力,促進了生產和管理、銷售分離,是企業規范化的標志,12家京派企業通過重建的北京總部強化了營銷、企劃、設計,提升了企業的格調,又通過共享取長補短,獲得聯合發展的契機,一場產銷分離的模式變革,也在悄然深化。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收集的部分公開資料來源于互聯網,轉載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及用于網絡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 其真實性負責,也不構成任何其他建議。如果您發現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同類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