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廚房設備網】 日前海爾集團內部人士出現了大變動,形成了按照股票代碼劃分的“690”(青島海爾)和“1169”(海爾電器)兩大集團架構。與此同時,筆者也注意到,海爾在資本市場交易動作頻繁。自今年年初,青島海爾大股東海爾集團宣布整合計劃,時隔半年,近日青島海爾資產注入有了實質性動作,目的在于打通白電產業鏈。在剛剛結束的青島海爾第七屆董事會上,青島海爾以18.8億元人民幣受讓海爾集團及其下屬公司持有的10家公司股權,將以模具、塑膠、特種鋼板等上游企業為主的10家公司打包賣給了青島海爾。這意味著之前眾多繁雜的各種海爾公司,將集中成兩塊大牌子:一個是專職生產的A股青島海爾,另一個是集營銷、物流和渠道為一體的H股海爾電器。
這種內部整合,美的也正在進行中。自去年11月以來,美的全國60家分公司陸續召開了渠道整合大會,三大品類、四個品牌全部參與整合,這是美的歷史上最大的一次營銷整合,也是十多年來奉行事業部制的美的進行矩陣式變革的第一步。“說具體就是共享資源。比如空調、冰箱、洗衣機的渠道談判,以前是各品類談各的,現在是整合到一起談,談判力度和空間都會放大。”美的一位內部人士說。
另一家電巨頭海信的內部整合也在悄然進行中,今年3月,海信科龍營銷公司正式告別順德容桂,在海信集團總部所在地青島進行辦公。按照海信科龍營銷公司副總經理王瑞吉的說法,搬遷是希望整合海信集團旗下黑電和白電兩大業務,發揮協同效應。邁開內部整合第一步之后,筆者獲悉,目前海信各分部也正在試行“集團軍”營銷,在渠道上將海信旗下的白電、黑電整合,統一市場推廣、連鎖渠道、電子商務等多個方面發揮協同作戰效應,最終目標是提升公司資源使用效率。
智道咨詢的張凱認為:“未來三至五年里,中國家電業最有可能在白電領域誕生真正國際化的跨國強勢品牌,圍繞白電資源進行重組整合。美的通過收購榮事達、華凌和小天鵝,組成了‘美的白電系’,海信通過收購科龍、容聲,形成‘海信科龍系’,再加上海爾電器,中國白電基本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中國家電產業‘馬太效應’、‘集團軍’作戰的規模優勢正逐漸催生出家電行業的寡頭競爭格局。從而最終實現從上游原材料采購、研發到下游銷售渠道資源的共享。”
如果說家電巨頭們此前的并購整合潮是南北征戰的圈地運動,那么近期不斷涌現的內部整合,則是這些羽翼豐滿的巨頭們在悉心梳理羽毛,思考1+1如何大于2。顯然,集團軍作戰,在和國美、蘇寧這樣的零售商談判時,所擁有的議價的籌碼將會更多,更有利于供應商、家電制造商對終端價格有一定的自主權。
文章來源:轉載,【中國廚房設備網】使用互聯網資源,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收集的部分公開資料來源于互聯網,轉載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及用于網絡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 其真實性負責,也不構成任何其他建議。如果您發現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同類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