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m.spgoo.cn 編輯:中國廚房設備網 來源:互聯網
【中國廚房設備網】1個多月前,國內某空調巨頭的經銷商向記者訴苦“11月的任務只完成了60%,12月的任務還要增加50%”。從去年第三季度以來,類似的抱怨聲不絕于耳,經歷了兩年多高速增長的家電企業開始感受到消費刺激政策相繼退出帶來的陣痛。
不過,這種政策斷檔似乎不會持續太久。日前,全國商務工作會傳出消息,商務部將總結家電下鄉和以舊換新經驗,及時研究制定替代接續政策。中國家用電器協會秘書長徐東生則透露,國家發改委也在醞釀新的節能補貼政策。
節能或為新政主要方向
根據商務部提供的數據,2011年,全國家電以舊換新共銷售5大類新家電9248萬臺,拉動直接消費3420多億元;預計2011年家電下鄉銷售1億臺以上,銷售額超過2500億元,拉動消費效果明顯。
然而,從去年下半年以來,隨著節能產品惠民工程、以舊換新和家電下鄉3大政策開始陸續退出,家電業上漲勢頭戛然而止。加之國內房地產調控、歐美債務危機發酵和國際市場需求不足等多重影響,家電業面臨的形勢更趨嚴峻。市場短期愈發期待接續政策出臺。
此前,有傳言接續政策為兩種方案:一是家電以舊換新政策將延續半年或以上;二是以舊換新補貼將調整范圍,重點對保障房居民進行補助。但業內普遍認為,以舊換新的簡單延續并沒有太大的意義。而國都證券分析師楊志剛告訴《中國電子報》記者,鑒于2011年國家新開工的保障性住房最早也要在2013年才能入住,著眼于保障房帶來家電需求還為時尚早。
在此背景下,于1月初召開的全國商務工作會上,商務部部長陳德銘表示,將總結家電下鄉和以舊換新經驗,及時研究制定替代接續政策,新的刺激政策將與節能環保和新消費模式結合。據記者了解,目前商務部正在就具體的替代接續政策與國家發改委和環境保護部進行研究,財政部、工業和信息化部也會參與其中。
一位不愿意具名的消息人士告訴記者,國家發改委從去年開始就委托相關機構對國內家電業的能效水平和發展趨勢進行評估,未來出臺與節能環保、低碳減排掛鉤的補貼政策的可能性較大。此番表述在徐東生處也得到了證實。他認為,能刺激產業轉型和結構升級的政策才有利于行業的長期健康發展。
目前來看,后續鼓勵消費的政策尚需多部委共同研究,兼顧各方需求,但較為清晰的是將以節能為主要方向。
家電能效水平仍有提升空間
雖然表示未曾聽說節能補貼會有后續政策出臺,但中國標準化研究院能耗標識管理中心主任王若虹認為,“十二五”期間中國節能減排的任務相當繁重。
對此,奧維咨詢研究院院長張彥斌表示,轉變發展方式將是2012年和今后更長一段時期內家電產業的重要課題,節能環保的發展模式才能帶動家電業的轉型。《中國家用電器工業“十二五”發展規劃的建議》則要求,未來5年,我國主要家電產品的能效水平要提高15%。“與‘綠色’掛鉤的扶持政策如果出臺,無疑會推動家電產業走上節能環保的道路。”張彥斌說
對于未來補貼政策的覆蓋范圍,業內看法不盡相同。不久前,北京市商委有關人士曾表示,如果北京家電節能補貼政策繼續實施,不排除擴大補貼產品范圍的可能,如耗電量較大的熱水器就有可能進入補貼范圍。
美的制冷家電集團中國事業本部副總裁王金亮在看好對節能產品進行補貼的同時,也對記者明確表示,冰箱、洗衣機等產品的能效水平已經很高,沒有補貼的必要,希望能把變頻空調納入補貼范圍。因為即使是能效1級變頻空調的能效水平也還有較大提升空間。
中怡康總經理助理兼市場研究總監彭煜亦持類似觀點。他透露,節能產品惠民工程推出時曾規定,如果定頻空調中能效1、2級產品的比重超過30%,政策便會考慮退出。
而目前有些家電品類的能效水平已經遠超過這個數字,例如能效1級冰箱的銷售量已占到國內銷售量的近90%。在他看來,若按照以前的思路,很多政策甚至無法推出。“除非對家電行業的部分能效標準重新調整。”他說。鑒于提升能效標準需要時間,彭煜認為,與節能相關的后續補貼政策如果能出臺,最快也得在今年6月份之后。
王若虹卻認為,雖然我國部分家電產品的能效水平有了大幅度提升,但各類產品還都有提升的空間。在記者采訪中,部分企業也流露過希望補貼能夠覆蓋“冰洗空電”的想法。不過據記者了解,受發改委委托,全國能源基礎與管理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曾對幾類產品的能效情況進行調研,為新的節能補貼政策提供建議,其中包括LED電視、變頻空調和太陽能熱水器,并未涉及冰箱和洗衣機。
企業更應寄希望于自己
對于家電扶持政策是否再次出臺,業內其實一直有兩種聲音。一種是政策的退出,已經對家電市場產生不利影響,而國家提出把拉動經濟的主要動力放在內需上,出臺家電扶持政策將有利于國內消費增長;另一種是國內家電業已經高度市場化,沒有必要再用政策來影響,應任其按市場規律發展。
志高控股董事局主席李興浩在去年3月就提出,國家扶持政策“其實可以功成身退了”。部分企業也曾私下表示“沒有政策就是最好的政策”。某家電巨頭高管告訴記者,他擔心后續扶持政策推出后,那些被淘汰的企業會“死灰復燃”,“我們在三、四級市場的拓展和價格體系都會被搞亂”。
但目前嚴峻的行業形勢還是多少讓人有些猝不及防,部分企業希望行業由政策刺激轉入自主增長軌道的愿望或不得不暫時讓位于避免出現負增長。在這種情況下,新扶持政策的適時出臺也在情理之中。有分析師指出,無論后續扶持政策以哪種形式出現,在短期內都將刺激家電產品的銷量。此外,政府未來會更多地關注運用新科技、新技術的節能環保型家電產品,低耗能產品生產企業將優先獲利。
徐東生也坦言:“對于政策我們雖然希望有國家支持,但是也要把心態放平,不要希望國家永遠支持,更應寄希望于自己把行業做好。”張彥斌則提醒,此前刺激政策在實施過程出現過騙取補貼、能效等級虛標等漏洞,借鑒過去幾年政策實施的經驗教訓,加強監督管理和降低政策刺激的負面作用必須引起重視。有業內人士建議,在操作過程中,補貼最好直接交給消費者而非之前的企業,“盡管這樣做手續煩瑣,但是更利于增強消費者的購買能力,拉動效果更好”。
文章來源:【中國廚房設備網】使用互聯網資源,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觀點。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收集的部分公開資料來源于互聯網,轉載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及用于網絡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 其真實性負責,也不構成任何其他建議。如果您發現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同類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