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鍋洗碗,恐怕沒多少人喜歡干,誰來洗碗的問題,還可能是許多家庭矛盾的導火索。好消息是,這種家務活兒以后可能會漸漸由機器代勞了。如今,洗碗機作為一種改善型的廚房家電,越來越頻繁地進入百姓家庭,逐步替代傳統的手工洗碗。“洗碗機真是好東西,在家吃飯幸福感全面提升。”在很多消費者眼里,洗碗機已成了“剛需”。
作為一種“舶來品”,洗碗機在國外已非常普及,但礙于傳統飲食和生活習慣,洗碗機國內普及率仍然較低。盡管已站上發展的風口,但在消費市場依舊顯得有些“水土不服”。
風口來了
洗碗機成廚房新剛需
洗碗機誕生至今已有超過100年的歷史,在國外消費者家中,它與冰箱、洗衣機一樣,幾乎是每個家庭都會使用的家電。業內一項數據顯示,洗碗機在歐美等發達國家普及率已接近70%,而在國內普及率僅為0.5%。
“洗碗機是懶人必備。”在很多“80后”“90后”年輕消費者眼里,能把雙手從油膩的水槽里解放出來,洗碗機儼然已成為提升幸福感的“神器”。在做家庭裝修時,廚房空間再小,不少人仍要為洗碗機留出一席之地。
正是這種消費浪潮的促動,洗碗機在2017年迎來了風口。由多家機構發布的《2017年中國洗碗機行業白皮書》顯示,2016年洗碗機市場零售額達19.8億元,而截止到2017年8月,這一數字已達24.2億元,同比大增134.7%。中怡康市場研究公司預計,洗碗機產業2017年銷售額將實現47.6億元,零售量將達109.7萬臺,市場規模或將同比增140%。在長期低迷的家電市場中,洗碗機已是增速最快的品類。
與此同時,商家也爭相涌入這片頗具潛力的市場。中怡康統計數據顯示,2017年1月到11月,洗碗機市場新增品牌就有19個,新增型號118個。中怡康總經理賈東升表示,隨著越來越多的廠商參與其中,洗碗機市場正在高歌猛進。
使用率低
新寵可能變雞肋
記者走訪一些線下賣場發現,洗碗機只是零零星星分布,淹沒在形形色色的家電當中,并不起眼。線上則是洗碗機的銷售主戰場,在京東商城、蘇寧易購等電商平臺,洗碗機品牌都多達40個,價格分布在1000多元到2萬多元不等。從銷售情況看,個別熱門款式評論就有數千條,好評數占大多數。
去年“雙11”期間,周先生搶購了某品牌洗碗機,用了這么久,他覺得洗碗機的優點顯而易見:解放了雙手,可以有空干點別的,“洗碗機比手洗得干凈,一般還都帶消毒功能。”他大概算了一下,每次洗碗水電成本約為5毛錢,算上洗滌劑,價格也并不貴。
不過,由于前幾年裝修并沒有預留位置,周先生這次只能選購臺式洗碗機,擺在櫥柜臺面上,沒少占空間。洗碗機也無法做到“大包大攬”,周先生發現,與西方飲食有很大不同,中餐烹飪較多,油漬重,餐具放入洗碗機之前,他還得用水稍微沖洗一下,要不然洗碗機就有點“吃不消”。此外,洗碗機還有一個“硬傷”——耗時太長,不消毒的話,也得50分鐘,要是消毒就得70分鐘。
“買來基本就是個擺設。”年輕消費者晶瑩告訴記者,在新房裝修時,她就給洗碗機留出了位置,可現在發現洗碗機太占地兒,使用率低,有點兒小尷尬。“一兩個人的碗洗著有點浪費,但家庭聚會現在都去外面吃,也不用洗碗。”
“80后”姑娘博雅給媽媽買了一臺洗碗機,可她發現媽媽并不喜歡用,仍習慣用流淌的自來水洗碗,“總感覺在洗碗機里洗不干凈。”
價格偏高
洗碗機普及仍有困難
“家里能有幾個碗啊,吃完飯一刷,也不太費勁兒。”消費者倪女士的這種感受代表了不少消費者的想法。
“第一,體積大、不易安裝,第二,懷疑洗碗機洗出來的不夠干凈,第三,產品價格偏高。”中怡康的一份用戶調查顯示,不少消費者對洗碗機仍持半信半疑態度。
在日前舉行的第一屆中國家用洗碗機行業年會上,有業內人士認為,歸其原因,一方面是中國數千年傳統文化中都是直接用手刷碗,相對比較保守的消費者更愿意遵循傳統;另一方面,中國飲食文化與國外有很大差別,直接使用國外的產品,并不一定能夠滿足中國消費者的需求。
因此,根據中國消費者的需求設計帶有本土特色的洗碗機,將成為洗碗機破局的關鍵。這方面已有進展,如有的企業針對廚房空間有限、較難安裝嵌入式洗碗機的特點,專門研發出水槽式洗碗機。
價格因素也是不少消費者對洗碗機望而卻步的一個重要原因。有數據顯示,目前洗碗機平均線下價格是5700元,線上價格是3700元。“買一臺洗碗機的錢,差不多夠買一臺電視了,感覺有點不值。”一位消費者覺得。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收集的部分公開資料來源于互聯網,轉載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及用于網絡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 其真實性負責,也不構成任何其他建議。如果您發現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同類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