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器人在服務業的應用已屢見不鮮,從沒有實體的智能語音機器人,再到有關公司推出的機器狗玩具,可以說在實際生活已得到了一定應用,目前機器人大軍正在向我們的廚房進軍。
日前,據國外媒體報道,世界最大規模生產壽司機器的日本鈴茂器工今天發表消息稱,2013年度計劃增加該公司的“壽司機器人”的產量。今年計劃從去年的7千臺增產至1萬臺,同時擴大出口對象國家。
日本鈴茂器工生產的“壽司機器人”可將壽司的醋飯制作成壽司形狀。主要是在回轉壽司等店鋪中被使用。每臺機器平均價格為130萬日元左右,該公司現在向世界70個國家和地區出口“壽司機器人”,最近在新興國家的中等收入層者之中非常人氣。
機器人也可以說正在逐步在向我們的廚房進軍,說不定哪天就會被它們徹底占領。除了此類機器人之外,具有更強操作能力的機器人廚師也早已誕生。
2006年10月,中國發明了世界第一臺中國菜肴烹飪機器人——“愛可”。由揚州大學旅游烹飪學院、上海交通大學機器人研究所和深圳繁興科技公司,歷時4年研制成功。揚州大學旅游烹飪學院副書記蔡麗婭表示,“愛可2.0”能迅速學習和掌握優秀廚師的菜肴烹制技巧,“手藝”能和名廚比肩,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截至2009年12月,已擁有150多個發明專利。被中科院認定為“必將改變人類生活方式的一項重大發明”。2008年,瑞士洛桑的實驗室里誕生了一個主廚機器人,它能制作煎蛋卷,知道煎蛋卷時要首選格呂耶爾干酪。這種煎蛋卷跟面團寶寶(PillsburyDoughboy)有相似的外形。同年,在日本大阪創意產業博物館,一個機器人制作出了章魚小丸子,從抓捏到烹制一氣呵成,廚師的方頭巾裹在它組件的上端,神氣地飄舞著。
也許,未來點餐吃飯,只需走到小區樓下,像在ATM取款機取錢一樣方便。外觀很像ATM取款機的“自動化無人廚房”,是炒菜機器人的“升級版”。只要廚師事先將食材和配料放入機器中,在消費者點餐的指令下,機器人廚師就開始按設定好的程序“干活”了。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收集的部分公開資料來源于互聯網,轉載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及用于網絡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 其真實性負責,也不構成任何其他建議。如果您發現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同類資訊